板前及峰壽司絕對是我回港後光顧得最多的餐廳。
兩家餐廳雖說不上是絕頂美味,但卻是同級壽司店中較好的。價錢約比元氣元綠貴上10-20%,但味道卻是雲泥之別。可惜這兩間餐廳均不接受訂位,而且永遠大排長龍,所以我要不拿了籌先去逛街,要不就一個人時才光顧。
今次先說峰壽司,這裡最便宜的三文魚壽司$9一客, 三文魚雖然略嫌切得薄了一點,但味道不俗。我本人是很喜歡吃洋蔥的,把切得極薄的洋蔥配三文魚,味道相當清新。因此每次來例必先點一客三文魚作開場白。
蝦天婦羅壽司,新先出爐的天婦羅熱辣辣的很香脆,撒上抹荼海鹽及檸檬汁味道就更具層次感。可惜沙田分店的壽司師傅功力不夠好,雙筷一夾起壽司飯便斷開兩截,銅鑼灣分店的水準較高。
吞拿魚蔥卷另一個我喜歡的卷物,可惜目前還未在香港找到好吃的吞拿魚蔥卷,峰的不懷,但亦乏善可陳。回憶中的No 1 依然是溫哥華的Takumi,那時我愛下課後到Takumi叫一客吞拿魚蔥卷或Spicy Chopped Scallop Roll,坐在壽司吧上邊吃邊慢慢喝著綠荼,靜靜的印賞那些日本師傅一臉專注地握壽司。或許,找不回的除了回憶中的好滋味,還有往惜的情懷。
費城卷是以三文魚配以Philadelphia cream cheese的反卷,外面撒上了飛魚子。單看材料好像格格不入,加起來卻是異常出色。Cream Cheese香濃糯,而三文魚的清甜起了平衡作用,味道不致太膩。我不能很準碓的形容費城卷的味道,甚至不能很清晰憶起它的味道,但就為了這一點記不清說不上來,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再點這卷物。
這天買了周耀輝的梳頭記,一本灰色的、很適合一個人下雨天看的書。我不理身邊食客投以奇怪的目光,靜靜邊看邊吃,回味著中學時代常常一個人在餐廳看書的日子。